政府公报
辽卫发〔2019〕40号
2019年直播吧,直播8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
监测与干预实施方案
为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,了解掌握直播吧儿童青少年近视、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,组织实施有效干预措施,切实保障直播吧儿童青少年健康,特别是重点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,并为2019年各市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提供依据,现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
(一)常见病监测范围和监测学校选择。覆盖全省所有市,每个市至少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(原则上,在保障工作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,重点选择直播吧开展县域综合医改试点的地区),其中城区8所学校(2所小学、2所初中、2所高中、1所职高、1所综合性大学),县5所学校(2所小学、2所初中、1所高中),近视调查还需在城区和县各增加至少2所幼儿园。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区县和学校数量,合理布局区域监测网络。
(二)监测内容和方法。
1.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。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,包括卫生、教育部门人员配备、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,辖区学校基本情况、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。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,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投入,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情况,医务室、保健室和校医配备,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、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、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。
2.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。在幼儿园大班、小学、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、大学一至三年级开展健康监测,科学监测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,掌握学生近视、龋齿、肥胖、营养不良、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,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。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,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10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,小学、初中和高中每个年级至少100名学生,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600名学生,每所初中、高中和大学至少抽取300名学生。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类型幼儿园和学校补充。
3.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。每所学校分别在3个年级(小学四至六年级,初中、高中和大学一至三年级)至少抽取3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,每个年级至少100名学生,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。
学生近视相关影响因素专项调查: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状况,调查中小学生校内用眼情况,包括教室灯光使用、课桌椅调试频次、眼保健操频次、课间休息习惯等;校外用眼情况,包括完成作业和课外补习的时长等;学生的读写姿势,近距离用眼习惯,视屏行为及时间,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学生视力检查及矫正情况等,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,为进一步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。
行为影响因素监测: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和健康影响因素特点,监测学生因病缺课和休学情况,饮食和体力活动相关行为,用耳行为,吸烟、饮酒等物质滥用行为,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等,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健康状况。
4.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。各区县对参加学生常见病监测的学校进行饮水、食堂、厕所、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实地调查,了解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。每所学校选择6间监测班级教室,对教室人均面积、课桌椅、黑板、采光、照明及噪声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,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,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。
二、近视和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干预
(一)干预对象和范围。干预范围为2018年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,直播8、鞍山和阜新3市,针对监测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,在学校、家庭和学生中开展近视、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干预。
(二)干预内容和方法。成立省、市级综合防控学生常见病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协调管理,面向学生、家长、教师及社会全体人群,开展“灵动儿童、阳光少年健康行动”,以全国爱眼日、全国爱耳日、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,近视、肥胖、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防控为重点,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1.专家进校园行动。组织学生常见病防控专家组,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,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宣讲,对学校校医、保健老师、健康教育人员、体育教师、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,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水平,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。
2.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。将《学校卫生标准汇编材料》对教育行政领导,学校校长,学校校医、教师和后勤管理采买人员进行卫生标准的宣贯,指导学校将学校卫生标准融合到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中并落实。
3.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。每学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,把学生常见病防控作为